学术论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并深刻论述了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落实好这一战略任务,要从根本性质、基本目标、战略布局、建设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深入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在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的实践中不断开拓新局面展现新气象,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我们从历史和现实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其中,“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旨归。“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人民为本、以人为本。”(同上书,第25-26页)换言之,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为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同上书,第23-24页)就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从本质上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26页)这段论述,深刻阐明了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及其实践要求。
当代中国遭遇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传统与现代、个体与集体等一系列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在所有制关系、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出现的多样化格局,催生出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5页)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07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但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取决于所有制关系的多种形式,而是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在社会主义中国,反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主流意识形态,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了深厚的理论底蕴、深远的政治考量。
只有妥善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针对利益多元化条件下能否形成改革共识的质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在党内外对深化改革思想认识上有较大差异,但越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就越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在坚持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党全社会是有广泛认知的。只要加强思想引导,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是完全可以形成共识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我们必须守住的政治底线。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04页)这一论断,形象地表达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识形态工作关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从主要内容上看,涵盖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目标任务、基本要求、主体责任等方面: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明确“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明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目标;明确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要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大公约数;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在把牢正确方向、加强思想武装、推动手段创新、严格责任落实、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明确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各级党的组织都要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这些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对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做了科学的整体谋划。
“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网络舆情由于具有交互性、偏差性、突发性等特点,使网络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36页)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同时,青年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散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第二十三次全国高公司党建工作会议的批示强调,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大阳城99aa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这些重要精神,指明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战略要点。
“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可以说,在整体谋划和重点安排上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所谓“立”,就是举旗帜。早在1920年,毛泽东同志就深刻认识到“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8页)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就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使之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所谓“破”,就是破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思想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全面分析研判社会思潮动态,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意识形态领域不是浪漫的风花雪月,而是复杂而激烈的特殊战场,其中的斗争“有时炽烈起来,火焰腾腾;有时又静息下去,在动人的休战决议的灰烬下面阴燃着”。(《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5页)这就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时刻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45页)
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工作思路,彰显了建设性与批判性的辩证法。只“立”不“破”,“立”的地基不牢,建设性失去基础;只“破”不“立”,“破”的目的不明,批判性失去意义;立破并举,以“立”促“破”,以“破”护“立”,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互促进。落实这一工作思路,在当前就是要破历史虚无主义,立历史唯物主义;破新自由主义,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西方“普世价值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最终以“破”的彻底来促进“立”的坚实,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
必须坚守我们党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版,第155页)他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概括提出了“九个坚持”,并且强调这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必须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推进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84页)只有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走进群众中间,从而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作用,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应对、如何运用。这是一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做的大文章。如何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融合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号,也不能止步于形式。“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简单嫁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没有实现融合。融合发展关键在融合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46页)这段生动形象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融合发展的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夯基础、承历史、重联系,创新把关键、谋未来、求发展,分别反映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又是内在统一的。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明确的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不竭的活力源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生动彰显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
(作者:大阳城99aa(中国)有限公司教授)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 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