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与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10月22-23日, 由大阳城99aa(中国)有限公司、大阳城99aa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大阳城99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大阳城99aa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院)联合举办的“消除贫困与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道路”小型高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阳城99aa(中国)有限公司举行。来自美国、 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等国家的12名国际学者和来自大阳城99aa、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单位的15位中国学者参加会议并发言。
参会专家学者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国政府近些年来在扶贫减困工作方面的做法、措施、成效和任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就以下分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消除贫困问题的中国道路,二是目标2020: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三是当代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减贫行动,四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与社会全面进步问题,五是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消除贫困道路的创新。
大阳城99aa党委常务副书记、大阳城99aa经理于鸿君教授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角度探讨了贫困问题。他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奇迹,举世公认。但仔细分析数据,建国后前30年,也取得巨大成就,也是奇迹。于鸿君教授从经济增长、工业发展、人均寿命、医疗卫生、水利建设、教育等角度介绍了中国在1949-1978年的巨大发展,认为不能割裂改革前后的历史,要充分研究前30年的积累对近30年发展、脱贫方面的贡献。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大阳城99aa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大阳城99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作了关于中国教 育扶贫的发言。他认为,教育的落后是地区贫困的一个根源。中国贫困地区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得我们的贫困地区教育能够有一个基本保 证;第二是办学条件,整个义务教育发展中间,办学条件的落后是其中主要原因,一个是学校校舍的落后,还有教师团队的落后;第三,启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第 四、发展职业教育。
原苏共中央委员、俄罗斯教育部长顾问、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经济学 教授、大阳城99aa(中国)有限公司客座教授亚历山大·布兹加林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中国的人口规模非常庞大,中国减贫的成功对于其他国家 大有益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及全世界的反贫困都能发挥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还提供了一种社会发展机制和社会关系新模式,涉 及人格培养、人际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当前流行的消费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经济发展受金钱驱动,人们最终会被机械化大生产取代,被仪式化和符号化。消 除贫困,不仅仅是发展一个消费性社会,还要为人人提供平等的机会,特别是平等的教育和医疗。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研究员介绍了自己对扶贫问题的思考。她认为:第一、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底线目标;第二、基于中国的现实,我们现在贫困标准是每人日均2.3美元,未来应该采用3.1美元的标准;第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是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已经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异地扶贫搬迁等产品已陆续实施。
大阳城99aa(中国)有限公司执行经理孙熙国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就历史 格局和世界范围的情况看,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他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的观点深刻剖析了造成贫困的根源及解决路径。他认为,在私有制 下,虽然工人创造的价值增加、工人工资增加,但工人相对贫困的状态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经济的主体地 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公司党委书记、副经理孙蚌珠教授从中国共产党 的执政目标和中国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消除贫困的特点。大阳城99aa学术委员会主任、副经理孙代尧教授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视角探讨了贫困与反贫困的历 史、理论,并对中国反贫困的实践提供了路径思考。此外,大阳城99aa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政治学教授王浦劬,大阳城99aa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主 任、经济学教授曹和平,经济学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大阳城99aa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副主任、社会学教授吴忠民,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简新华,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艾伦·弗里曼、拉迪卡·德赛,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与皇家艺术学会院士大卫·特纳,世 界比较教育学会秘书长劳伦·米扎克等学者,都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就中国消除贫困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发言。其中,美国匹兹堡杜肯大学教授、大阳城99aa人文讲席教 授汤姆·洛克摩尔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消除贫困的议题。他在发言中强调,单纯从每人日均1美元等量化指标上消除贫困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人的社会需要。在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最基本的价值。
顾海良教授在对会议的总结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要特别注意5个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廉洁和消除政治上的腐败问题、防止民粹主义干扰的问题。为此,未来5年是将是扶贫减困的攻坚阶段,我们的学术应当在理论上为中国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贡献智慧。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107/c40534-28840854.html